生老病死的密碼--酵素 【連載】
作者:蓋景超(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一、酵素不足是健康的第一殺手
上世紀初人類發現了維生素,之後又發現了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人類才意識到酵素是最重要的營養素。目前國內對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介紹比較多,認識得也比較深刻,但對酵素的介紹和認知還是一片空白。有的專家說:“中國人的健康認知水平,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我認為我們跟國際上的認識差距,就差在對酵素的認識上。

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阿瑟•科恩伯格說:“對我們的生命而言,自然界中再也找不到像酵素那樣重要的其他物質。DNA本身是無生命的,它的語言冰冷而威嚴,真正賦予細胞生命和個性的是酵素。它們控制着整個機體,哪怕僅僅一個酵素的功能異常都可能致命。”“酵素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裡,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生物體,它們頑強,但卻對生存的環境十分敏感。酵素的本領可大了,人類本身缺少酵素幾乎無法生存,酵素可以為化學家服務,製造、合成很多極為特殊的物質,如特殊的藥品、食品等等。”

人的生老病死都與酵素有關,人體中的酵素量和活性決定着我們的健康與壽命。酵素,它是營養新概念,治病新療法,養生的核心,也可能是解決現在人健康危機的唯一解決手段。

大量的科研結論表明:身體的酵素耗損與老化之間極為密切的關係,每個人出生時體內的酵素都是充足的,像一塊嶄新的電池,你愈快耗盡你的能量,壽命就愈短,在我們一生中有大量的酵素都被隨意地浪費掉了,烹飪食物,精加工食物,以及食用酒精,藥物及垃圾食物等,無酵素的食物就會過多的消耗我們體內的酵素,經常感冒,發燒也會消耗我們的酵素補給。當身體處於如此脆弱,酵素不足的狀態時,就會有癌症,肥胖,心臟病或其他退化問題的首選目標。以這種殘害身體的方式生活通常會遭遇中年死亡的悲劇。酵素可以說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質,所有的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酵素的缺失或者不均衡引起的。

人類已經進入了酵素缺乏時代,可我們卻渾然不知。國外最新的科學定論:酵素不足是健康的第一大殺手,這是根據豪爾博士50年的研究,包含了世界上超過700個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酵素不足”殺死的人超過了艾滋病,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和意外事故數量的總和。

這些研究所得的結論是,所有的疾病,從輕微的感冒到癌症,都有一個總的根源----“酵素不足”。當體內的酵素水平升高了,所有的疾病就消失了。反之,當酵素水平減低,疾病又會出現,甚至致命。

當我們認識了酵素以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一個人生病,無論是因為什麼,人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應該是體內酵素出了問題。如果相關的酵素能在第一時間處理掉病因,並保持體內酵素的平衡,那麼這個人壓根就不會得病了。

二、酵素——我們認識晚了

如果世界沒有了它,那麼種子將不會發芽,水果將不會成熟,樹葉也將不會改變顏色,世界將不存在生命。可目前大多數都不知道它,它就是酵素。

今天我們就請酵素英雄從幕後走到前台來,讓大家認識瞭解它。酵素最早是從發酵的酵母菌中發現的,歐美國家稱之為酶,而日本等國家稱之為酵素。由於“酶”同真菌中的“霉”同音,為了圖吉祥,日本把“酶”稱之為酵素。酵素與酶一般是這樣區分的,酶的整體稱之為酵素,而把酵素整體中的一員稱之為酶。

酵素是存在於活的生物當中,是以蛋白質為載體,具有觸媒作用的生命力。

我估計人體中有幾萬種酵素,目前已發現5000種,如果人體是一個大的化工廠,酵素就是觸媒作用的生命力。它參與了我們生命過程中的一切活動,如消化,吸收,循環等,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酵素的存在,成千上萬的它們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

生命就是各種酵素作用的一系統,所謂的生命現象就是各種酵素作用的總表現。這樣說比較抽象,簡單地說,在我們的生命的每一刻,酵素都在發揮着作用,在體內那些許許多多微小的酵素,幫助我們身體發生着各種化學反應。酵素是我們體內最重要的生命要素,它同空氣,水,食物一樣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身體的各種機能都需要酵素參與。我們的呼吸,咀嚼,飲水,吃東西,消化食物都離不開酵素。離開了酵素我們身體中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都不能正常工作,我們不能思考,呼吸,拿東西,看報,吃飯,說話和聽到電話的鈴聲……

既然酵素這麼重要,大家都不知道,其原因是什麼呢?1946年過姆納發表“酵素的本質就是蛋白質”因而獲得諾貝爾獎,結果產生了“攝取蛋白質就可以攝取到酵素的誤解”,扭曲了酵素的本質,再加上巴布金教授提出“酵素可以無限製造出來”的錯誤理論,使人類對酵素的認識晚了。美國醫學博士艾德華•豪爾用了50年的時間研究了酵素,出版了名著《酵素營養學》推翻了這個觀點,提出了酵素營養,食物酵素,酵素胃,消化酵素適應性分泌法則等完整系統的理論。成為世界上酵素研究的權威,被後人譽為“酵素之父”。1985年豪爾博士說,人類對酵素的認識晚了50年。

目前髮達國家像德國,日本,美國,人們對酵素的認知,就像中國人知道鈣一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看來普及酵素知識刻不容緩。

我們一定要有這種新的健康觀念,在享受烹飪食物給我們帶來樂趣的同時,要每天補充植物酵素。為了健康,一定要把每天補充植物酵素像每天鍛鍊身體一樣,當成一種習慣。

三、揭開酵素--神秘的面紗

我們都知道,人體必須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才能健康,但卻不知所有的營養素必須靠消化酶的工作才能變成人體能夠吸收的“直接營養素”;而更多的人不知道,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一樣要靠代謝酵素工作才能夠與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相結合,製造出我們的血液,骨骼,組織,器官等。科學家更發現,體內白細胞殺菌,肝臟與腎臟排毒器官之所以具有排毒作用,也是靠酵素直接或間接的工作來完成分解作用的.所以酵素不足,會使人吸收的營養大打折扣,體內的排毒功能也失去效用,健康出現障礙。

酵素同營養素是什麼關係呢?打個比方來說,蓋房子,得有鋼筋,水泥,木材,磚,瓦等原料,可這房子能蓋起來嗎?關鍵你得有蓋房子的工人。沒有工人,原料永遠是原料。酵素就相當於工人,營養素就是原料。

現在稍有保健意識的人,經常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這是對的。可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國外把維生素,微量元素稱之為輔酵素,它輔助誰呢?國外有幅漫畫很形象說明彼此之間的關係,一個工人左手拿着扳子,右手拿着螺絲刀。如果工人是酵素的話,維生素,微量元素就是手中的工具,沒有酵素的話,補充再多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也沒有用,它不能發揮作用。

當代健康的主題就是營養素+酵素=健康!吃什麼都要吃酵素。你知道嗎?

酵素根據來源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大類。內源性酵素是自身產生的酵素也稱潛在酵素,它是酵素的原型。外源性酵素指的是生鮮食物當中含有的酵素,豪爾博士稱其為食物酵素。隨着科研的深入,我們對酵素又有了新的認識,腸道的細菌也是酵素的重要來源,現在已經知道的5000種酵素,其中3000種是腸道細菌提供的。而菌群失調或者殺菌也是酵素缺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酵素根據功能分為三大類,食物酵素,消化酵素,代謝酵素。

酵素是肉眼看不見的活性物質,在顯微鏡下的酵素呈無色透明,多角形的水晶體狀,猶如一列火車,功能各異的酵素像車廂連接在一起,在血液中流動,或進入細胞,或進入內臟,它們在人體中擔負不同的角色。酵素雖小,威力極大,它賦予萬物生存的力量。無論是一滴眼淚,一口唾液,一滴血液或是一個細胞,都有酵素的存在。若把細胞看作工廠,酵素就是工廠的工人。有的擔任同化工作,有的擔任異化工作,有的擔任裂解工作,有的擔任異構工作,有的擔任氧化工作,還有的擔任還原工作,它們在細胞工廠裡從事流水線的工作,各盡其職,各負其責,缺一不可,某權威機構曾作過一項調查,發現動脈中有98種獨特的酵素在運作,每一種還負責不同的功能。肝臟則有500多種酵素在作用。未曾有人調查出要使心臟,腦,腎臟等器官正常運作需要多少種特殊酵素。良好的健康取決於所有代謝酵素能完美運作,因此我們必須確保身體能夠在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製造足夠的酵素。出現短缺現象時可能代表某種警訊,許多時候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現代的研究結果說明,我們所有活動都需要酵素,甚至連思考都需要某種酵素活動。

生命的本質就是酵素,然而科學上對酵素的瞭解還處於“嬰兒期”階段,酵素成為破解生命的最後一道謎。(未完)

生老病死的密碼——酵素【連載二

作者:蓋景超(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四、破解生病之謎
過去我們把許多病的症狀都當成病因了,像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高血脂就是膽固醇或者甘油三酯的問題,高血壓就是腎上腺素的問題,糖尿病就是胰島素的問題……
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愛德華·豪爾用了50年的時間把這個謎底揭開了,而且得到了世界許多知名專家,學者,還有多所大學的研究所證實。愛德華·豪爾說:“古諺稱人天生擁有自癒力,其實指的就是代謝酵素的功能,因為身體裡已經沒有其他機制可治癒任何事物。”科學已經證明,治癒力就等於酵素。
健康簡單講,就是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之間的平衡。那麼不平衡是怎麼產生的呢?凡是生的食物當中都包含酵素,大自然的原意是讓食物當中的酵素來消化食物本身,減少人體消化道的負擔,並不是讓身體裡的消化酵素完全分解消化食物。可是,經過烹飪或產品精加工的食品殺死了食物中的酵素,而我們又不去補充酵素補充劑,沒有了酵素的食物就要完全靠消化酵素100%去分解消化食物。
胰臟是人身體裡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都是由胰臟分泌的。如果消化酵素不夠,它就得在身體各處收集消化酵素用於消化,所以胰臟器官特別的累,負擔重,就出現了腫大現象,連帶造成大腦萎縮和腺體器官的損傷。如果還不夠的話,胰臟沒辦法就得動員酵素庫中的代謝酵素。代謝酵素在體內是用以製造身體,活動身體,治療疾病和防止老化的酵素,把潛在酵素中本來用於修復的代謝酵素用於消化,這就是得病的原因。
這個道理就像救火,消化酵素就像消防員,火着大了人手不夠,勢必要借用代謝酵素來滅火。代謝酵素就像保衛國家邊防部隊,武警部隊,公安人員,這些人忙於救火,自己負責的工作出現了空缺,缺乏酵素的身體,就會成為癌症,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進攻的目標,愛德華·豪爾說:“許多棘手的病症都有一兩種致病的原因。第一個是主謀----酵素不足或是營養不足,這是體質變得易受感染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潛在原因,這個病因會在你的體內搭建舞台,鋪設地面,並在默默地籌劃,這段期間你不會感到任何痛楚,聽不到任何不尋常的聲音,也不會察覺任何背叛的舉動。"食物酵素概念"揭示了酵素不足加速癌症,心臟病,關節炎,老化與其他棘手症狀的發展機制。
第二個比較張揚的‘病因’則是只有第一個病因已經完成任務時才會引發麻煩。這個病因包含致癌物質,膽固醇,細菌,X光,食品添加物及香煙等禍源。吸煙只會刺激疾病的發展,就像一個可發展成熊熊火焰的小火花,最後會燒掉一個已經不健康的身體。
我們都認識一些抽了一輩子煙卻從未罹患癌症的人。同樣地,也已經有無數的人使用過糖精及食品添加物,接觸到X光,喝下被污染的水及吸進骯髒的空氣,卻似乎對這些毒素完全免疫。以上敘述並不代表我願意寬恕以有害物質污染身體的行為,而是我堅信,從外在來源獲得更多酵素強化劑的人,會比沒有這類強化劑輔助的人擁有更精良的利器來對付有害物質。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它與大自然保持着和諧,平衡的關係,身體出現任何一種問題,都應該先考慮到我們是否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對人類是非常偏愛的,為了呵護人類,它把酵素放到土壤中,食物中,空氣中,水中,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有酵素的存在,可正是我們的無知,錯殺了它,疾病正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離自然越遠,離疾病越近。
後記:酵素不足的症狀------經期綜合症,更年期,疲勞,肩頸疼痛,腹瀉,炎症,腰背痠軟,真菌感染,便秘,高血壓,失眠,聽覺問題,牙齦炎, 腳痛,關節炎,膀胱炎,痤瘡,膽結石,花粉症,前列腺疾病,牛皮癬,痢疾,心臟病,流感,憩室炎,腸易激綜合症,慢性疲勞,免疫力低下,傳染病,皮疹,低血糖,抑鬱,過敏。
五、酵素與人體的新陳代謝
生命過程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分解代謝,另一種是合成代謝。分解代謝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經過消化酵素的工作變成身體需要的小分子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合成代謝就是代謝酵素把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結合在一起變成我們的血液,骨骼,組織,器官,排除身體中的廢物。
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就是酵素的工作過程。酵素如果不足或功能失常,新陳代謝就會失調,引發許多疾病,輕則讓你失去美麗及活力,重則百病從生,失去健康。身體器官的功能,營養的吸收,毒素的排除,無一不與酵素息息相關,體內的各個臟器反應都離不了酵素,例如有的酵素將糖類儲存在肝臟及肌肉中,將脂肪轉變成脂肪組織;有的助於尿素的形成,使尿素隨尿液排出;還有的酵素會輔助骨骼和神經組織吸收磷;也有的酵素會幫助紅細胞吸收鐵。人體處處都有酵素的存在,各個臟器,肌肉,神經也都需要酵素作用。
體內酵素不足,保養,治病大打折扣,營養,藥品,運動等效果都無法充分發揮。美國自然療法博士亨伯特·聖提諾說:“人體像燈泡,酵素像電流。只有通電後燈泡才會亮,沒有了電我們有的只是一個不會亮的燈泡而以。”他還說:“為什麼有的治療能藥到病除,而有些是藥到病不除,關鍵就在酵素。”
現代科學已經明確,治癒力就等於酵素,酵素就是你身體裡的醫生。
缺乏酵素的二十大現象:1、容易感冒;2、肌肉痛,關節痛,腰痛;3、持續便秘,腹瀉或糞便有惡臭;4、皮膚粗糙,容易長面皰;5、怕冷;6、食慾不振,噁心,胃痛;7、火燒心,消化不良,容易打嗝;8、眼睛疲勞,視力模糊;9、頭痛,失眠;10、掉頭髮,頭髮稀少;11、黑斑,皺紋增加;12、體重增加或是沒有減肥體重卻突然減輕;13、手腳麻痹;14、情緒低落,心情鬱悶;15、注意力降低,容易焦燥;16、沒有耐性;17、容易浮腫;18、容易疲勞,頭暈眼花;19、患有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慢性哮喘;20、經常耳鳴。
酵素不足的症狀:經前期綜合症、更年期、肩頸疼痛、腹瀉、炎症、腰背痠軟、真菌感染、便秘、高血壓、失眠、聽覺問題、牙齦炎、腳痛、關節炎、膀胱炎、痤瘡、膽結石、花粉症、前列腺疾病、牛皮癬、痢疾、心臟病、流感、慢性疲勞、免疫力低下、傳染病、皮疹、低血糖、抑鬱、過敏。
六、酵素決定健康和壽命
豪爾博士說:“酵素決定人的壽命” 他認為人類的壽命與體內的酵素量和活性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體內酵素能夠保證充足的量,就能擁有青春有活力的生活,否則,若體內酵素不斷地被消耗,就會加速老化,縮短壽命。
豪爾博士認為,人類或動物一生中能製造出來的酵素總量早就決定好了,每個人的量都大致相同。定量的體內酵素稱為潛在酵素。潛在酵素是有極限的,也是會耗盡的。當潛在酵素消耗殆盡時,有一個詞可以說明,那就是“死亡”,也就是慢慢死亡的意思。如果潛在酵素不再發揮生命職能,生命就會因此而結束。這個道理就好像你出生之後,父母給了一筆酵素存款,你可以謹慎地花這些錢,並使它晝夜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你也可以大肆揮霍它,並儘快用完它。
豪爾博士說:“我們不難理解身體的酵素賬戶之所以變得入不敷出,是因為大量提領,卻吝於儲存。如同前述,假如我們快速地揮霍體內的酵素,壽命就沒有節約地使用酵素那麼長。就像溺愛子女的父母總是慷慨地迎合子女的需求,身體也會大方地滿足對消化酵素的需求。我們對於酵素賬戶的破產有一項驚人發現———這個過程不會產生痛苦,期間也不會出現任何直接的症狀。
食物的消化是非常急迫的作用,對酵素的需求也會造成極強烈的刺激。假如這種作用耗費的酵素超過正當值,其他器官與組織就必須設法依賴剩餘的量來支撐其動作。唯一的警訊,可能是遠離消化道的某樣器官在延遲一段時間之後才出現的功能障礙及損壞,但如果診斷者不明了酵素營養的重要性,就難以將這種警示與根本病因聯想在一起,這也可能是人類各種疾病的起因。上述情況又導致什麼結果?壽命縮短,器官的健康情形變差,以及煩人的疾病,這全都歸因於酵素不足的飲食”,生命的長度與有機消化酵素潛能的速率成反比。增加食物酵素的使用量,即可減少酵素潛能的消耗速率。”
有一個“水蚤實驗”能說明這個問題,在水溫較高的水槽中,水蚤很有精神游泳,心跳加速,可是到26天它就死了;然而在水溫較低的水槽中,水蚤游動緩慢,看起來沒有精神,心跳也是水溫高時的三分之一,卻能夠存活108天。說明心跳加快和快速游動,都會消耗酵素,酵素消耗得越多,水蚤死得越快。
人當然要比水蚤複雜得多,但是基本的道理是相同的,不要浪費酵素,節省酵素的消耗才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環保酵素愛地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